高分子材料行业进入产业联动阶段
Jan 07 .2017
日前,由中国鑫达主办的“中国鑫达第九届高分子材料发展研讨会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本次会议以技术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拉开了对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布局的大幕,探索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中国的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以及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新材料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国家投入,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的难度较大,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鑫达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马庆维。
记者:对研发型企业来说,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后会形成趋势么?有什么好处?
马庆维:技术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是一种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的探索,企业会先把客户的需求准确拿到,然后与科研院所再进行细分对接,这样会确保产品落地。所以我认为,这种方式将来必定会成为一种趋势。
记者:在高分子材料研发领域,我国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我国的优势在哪里?弱势呢?
马庆维: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依旧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新材料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国家投入,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的难度较大,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而天然高分子是存在于动物和植物及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物质,可分为天然纤维、天然树脂、天然橡胶、动物胶等。所以将来会在环保上做一些功课,利用天然的植物去研发。
记者:现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马庆维:新材料产业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新材料”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新材料”再次成为了关键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